第(2/3)页 而这个计策的执行人,自然是十三员大将之首的孙策了。 山头上,孙策的手高高举起,猛然挥下。 嗡一一 万箭齐发。 黄祖到死都没弄明白,自己居然会以这样的姿态死去,他不过是射了孙策的老爹孙坚一箭而已,而他临死时,身上插满了箭,活脱脱成了一个箭猪。 射人者,人桓射之… 这是黄祖失去意识前,最后的念头。 …… 建安三年九月,江夏太守黄祖阵亡,一万兵马半降半死,江夏郡随之落入孙策,也就是扬州刺史焦仲卿的手中。 孙策等十三将兵分四路,一路以孙策为首,沿长江而上,逼近位于江北的襄阳,剑指江陵,南郡。 一路以周瑜为首,逼近长沙; 一路以太史慈为首,逼近零陵; 一路以鲁肃为首,逼近桂阳。 此前,长沙太守张羡,率零陵、桂阳、武陵三郡反叛刘表。刘表率军攻之,连年不下,荆南四郡在此时实际上全部都脱离了刘表掌控。 荆州形势一时间格外严峻,襄阳城中人人自危,人心思变。 与此同时,江夏大捷的消息传到小沛,焦仲卿(吕布)令全军将士对着小沛城头大喊三声“谢曹司空策应”,而后率军徐徐退回淮南。 曹操此时并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,也没有率军出城来追,就那么眼睁睁看着三万大军安然退去。 此前东征徐州数月,他麾下士卒来回奔波千里,早已疲累至极,不具备大规模出击的条件。 回师淮南途中,焦仲卿(吕布)安坐于马背之上,通盘考量着荆州的形势。 他能想出这么一个瞒天过海又瞒天之计,多亏了现任长沙太守张羡的谋士桓阶出谋划策。 至于长沙太守张羡的谋士桓阶为何会给他他出谋划策,说来可就话长了。 桓阶是长沙人,初被长沙太守孙坚举为孝廉,又被朝廷任为做尚书郎。孙坚攻打荆州时不幸战死,桓阶冒险求见刘表,索回孙坚尸体,交给孙氏族人。 或是因桓阶与孙氏有旧,前者才说服张羡投奔他这个扬州刺史,而不是投曹操。 这一点与历史上截然不同,历史上,虽然桓阶与孙氏有旧,最终却是投奔了曹氏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