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她最应该做的便是,偷摸的离开扬州,去往别处,等待朝廷派遣大军,重新收服扬州。 但她却不敢就此这般离开。 江西道叛军已经南下而来了,倘若扬州真的也落在宋元友手中,他若是真的跟江西叛军沆瀣一气,到时候江西道、江南道还有淮南道尽数落在这些叛军手中。 大周半壁江山便在顷刻间失守 了。 更可怕的是,倘若他们汇合之后,一鼓作气率领大军直取洛阳,到时候直逼长安也是在转瞬之间。 谢灵瑜无论如何都不想看见这种情况。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,她定然不能离开扬州。 最起码扬州不能在她手上,就这么轻易丢了。 其实这些流民有一点说对了,她身为永宁王倘若便如此轻易出逃,日后怎堪有脸面再在朝堂之上为官。 一旦她退了,她的威望会彻底扫地。 便是连江西道叛军喊出的口号,都会彻底成为对她的鞭打。 牝鸡司晨,霍乱朝纲,临阵脱逃,胆小如鼠。 想到此处,谢灵瑜抬头看向了对面,眼神再不犹豫。 今日,即便是死,她也不可退! 况且她也未到绝境之时,她看向对面的宋元友,他身后士兵众多,瞧着约莫有几百人。对于城中守备来说,已是一股不小的力量。 但是谢灵瑜所带的侍卫同样也不少,足有上百人。 最重要的宋元友所带的士兵,只是普通士兵,而谢灵瑜身边的这些侍卫乃是身手不凡的王府侍卫。 在她离开长安之前,特地在王府侍卫之中精挑细选而出的。 即便不能以一挡十,但也能轻易做到以一挡五。 如此一来,王府侍卫跟这些士兵算是能打个平手。 但是真正让人为难的,便是这些流民,倘若这些流民在一旁观看还好,但是他们若是加入宋元友那边,局势对她来说就难了。 其实这些上千流民的战斗力并不算强,先前谢灵瑜之所以紧急离开刺史府,是因为不知事态会如何发展,慌乱之中她的人对流民动手并非上策。 如今,唯一一个能迅速解决一切的办法,就是擒贼先擒王。 宋元友或许是觉得他已经杀了魏安,扬州城已然落进了他的手中,所以并未将谢灵瑜这个过江龙看在眼中。 又或许他从来就觉得谢灵瑜乃是女子,在这种时候,压根成不了大事。 而谢灵瑜仓惶逃出刺史府的行为,似乎也验证了这一切。 所以他迫不及待的出现在了刺史府,在流民面前上演了一场,被迫无奈只得取而代之,成为新的扬州刺史,统管扬州。 第(3/3)页